在很多书法绘画中我们看到落款往往写着某某年作,但这个年到底是怎么出来的呢?这就要从我们中国干支纪年法说起了。
天干地支相传是黄帝手下大挠发明的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十天干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支。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两两搭配,由甲子、乙丑开始直至癸亥止,组成60组不同的天干地支组合。
这里必须吐槽一下,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倒还好说,现在十二地支我可是要背子鼠丑牛、寅虎卯兔这样才能顺下来,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的。
60年为一甲子就是指以干支纪年法记录年岁的话,60年为一,从甲子开始重新记录。除了纪年的方法之外,我们还要解决从那天开始算作新的一年的问题,上一篇我们已经介绍了我们农历阳合历,这里我们就要用到 朔 的概念,不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我的上篇文章。
上篇说道阴历只能反应月地之间天体变化,可掌握潮汐,并通过在19年中设置7个闰月的“置闰法”调整来合回归年的天数。但这样做闰年要多一个月,还是不能简单的通过月份来知道四季冷暖变化,也不能准确的指导农业生产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人们根据地球在黄道(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)上的位置变化,发明了二十四节气。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°所到达的一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。
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,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置的不同、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、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,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,对古代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。
太阳从春分点(黄经零度,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)出发,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;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,为一回归年,每段起始于一个节气,依次为: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、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、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。
二十四节气中,冬至、大寒、雨水、春分、谷雨、小满、夏至、大暑、处暑、秋分、霜降、小雪为中气。中气的作用是用来确定月份的,人们从黄确定黄道十二宫,每一宫对应一个地支共十二地支。
把冬至所在月份叫子月,下一个月成为丑月,而月份的起点就历中的朔日,而“置闰法”就是以冬至日为起点,到下一个冬至日的到来(即一回归年的时间)这其历朔有12个的话,本年为平年,如果为13个的话,本年就是闰年,而闰月就是不含中气的朔啦,它跟着上一个月份叫闰某月。
由于二十四节气的方法不历的,所以与农历纪年的月份日期不是相互对照的,反而是与现在的公历能一一对应,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:上半年在6日、21日前后,下半年在8日、23日前后。
2016年11月30日,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合国教科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废了一堆力气终于把月份给弄好了,一共十二个月份一年到底从哪一个月开始算是新的一年呢?
中国先秦素有“改正朔”的传统,即皇帝以颁令的形式决定岁首。正朔就是指在朝代更迭时,修改每年第一天的朔日,以标志自己为承天正统。根据史料记载,在夏朝时规定寅月为每年的一月,殷商改为丑月,而周朝时又改为了子月,秦朝一统之后也没干坐着,修改为了亥月为一月。
汉朝初立的时候沿袭秦朝的历法,直到大名鼎鼎的汉武帝才改为每年伊始开始于寅月,同时为突出皇帝之尊,创立了年号制度,也就是《太初历》,以年号纪年替代帝王在位纪年,改变了中国的纪年方式,年号制度行用后,前代“改正朔”之制自此变革,后世者极少改岁首或月首,新帝登基,但改年号,遂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惯例。
历代帝王遇到“天降祥瑞”或外忧等大事、要事,一般都要更改年号。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,多则十几个。如唐高宗有14个;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,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,如皇帝、康熙皇帝等。
干支纪年法与年号纪年法并用,常见于我国古代各种文字中,采用两种纪年方法的好处是简单明了,不至于记错时间。它历久旎新,干支纪年历法是遵循宇宙天体日月的运行规律,是一种合历,也是其它所没有的科学历法。她历史悠久,要是追根溯源,根据中华的典籍记载,可追溯到黄帝时期,就有使用六十花甲子的干支纪年历法。